.

.

杭州美政花苑小区停车难背后:中国老小区的停车难题,都是如何解决的?


杭州美政花苑的车位纠纷已经持续5个多月。

2019年8月,新物业入驻小区后,停车矛盾被不断激化。在这个1999年建的老小区里,927人为了500多个车位发生争吵,业委会不断接到投诉,甚至派出所都接到多次报警。在社区调解下,30名代表各方的业主组成一个停车方案临时小组,几乎每周都要开会一次,但新的停车方案依然在酝酿。
这样的争执,常在杭城上演。近几年来,仅本报记者探访报道的,就有流水西苑、直戒坛巷、蒋村花园、朝晖四区等老小区。挤得像“华容道”一样的小区路面,被占用的消防通道,遍地的占位地锁,正成为老小区停车的常态。
在捉襟见肘的中国老小区,停车难现象正成为通病。如何解决,是一个考验。

 

跟不上形势的车位数量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停车难、停车乱成为‘有车一族’的困扰,特别是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缺乏,乱停乱放堵塞通道等问题十分突出。”2019年的杭州“两会”上,“缓解停车难”再次成为热点。
据杭州市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联手统计,包括道路泊位、公共停车场库泊位、各商场和写字楼对外开放的泊位以及小区内的泊位在内,杭城泊位总数大约是74万个。而2018年末杭州的私家车数量,超过200万辆,这中间是巨大的供需差距。
老旧小区车位数量不足,很大的原因,在于当初对汽车爆发性增长估计不足,相关规划配建标准更新滞后。以住宅类建筑的车位配建为例,按照2004年颁布的《杭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中,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仅配机动车位0.25个,只有15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住宅才配有1个机动车位。
即便在2009年新发布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试行)》上,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至90平方米之间的房子,也只要求配建0.7个车位。杭州市停车办在当年的采访中说,这个标准放在全国都是高的,但依然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私家车辆。

 

杭州某小区的停车现状

厘清产权是关键前提
这次起争执的美政花苑,是1999年建成的商品房,总计2158户居民在当初并没有规划设计停车位。美政花苑曾划出247个合法停车位,还勉强够用。但之后,随着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尽管物业又扣出300个左右的车位分给业主,但依然供不应求。
据小区居民解释,此前业主们矛盾的焦点在于,停车位究竟是该“先到先得”,还是“固有车位”。按照物权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法律条文规定,对于老小区复杂的车位划属并不明确。
深圳景洲大厦小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深圳是全国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公里道路机动车超过500辆,而身处闹市的景洲大厦,此前更是停车乱象丛生。据前业主委员会主任邹家健介绍,早在2001年景洲大厦就通过诉讼,确认车位归全体业主共同所有。
“这是我们解决好停车问题的关键前提。”2015年后,小区业委会通过决议,为有车业主办理停车月卡,业主凭房产证、身份证、车辆行驶证,才能办理一张停车月卡。对于仍然没法停车的业主,再由业委会出面联系附近的深圳商报社,两家实行错时停车,景洲大厦的停车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杭州某小区的停车现状

“螺丝壳里做道场”
“错时停车”的办法,杭州从2008年时就有推广,最多时有100多个社区与近200家企业开展“错时停车”,利用泊位近万个。城西的九莲社区是杭城最早实行“错时停车”的小区,2008年时,他们与周边一家省级单位商定,实行早晚错时停车。但实行还不到一年,一度成为学习典范的九莲社区就叫停了这项政策。究其原因,管理难度太大,还有潜在的安全问题,小区和单位顾虑不少。
因此,这两年的小区更多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增加车位。去年来,在浙江、河南等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中,就明确把增加停车位作为重点。在2019年8月发布的《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到可以通过整理既有边角地、零星地和碎片地,为小区内道路微循环、停车位等提供空间。
事实上,全国不少小区都通过“微循环”的方式,在对道路、绿化等进行重新规划后,利用小微地块、边角地增加停车位。在安徽合肥绿怡居小区,通过对部分绿地进行地面硬化改造,常设车位从不到500个增加到1100个,纾解了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还有不少老旧小区通过建设“立体车库”,变出更多空间。福州鼓楼区观凤亭街道新建一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净深约25米,共7层,每层可停放12辆汽车,共建设84个停车位。而停车场的入口占地,还不到20平方米。
但立体车库的建设难点,在于成本太高。据测算,立体车库平均每个车位造价5万元到20万元不等,一些已建成的立体车库要30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如果不搞商业开发,这样的成本根本负担不起。”此前,有记者采访长沙市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如果仅靠财政投入,压力会很大。
更何况,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立体车库,居民们的意见也往往不甚统一。近年,湖南长沙岳麓区八方小区曾想占用一小块绿地,由政府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库,但最终因为采光、破坏绿化等原因,未被居民采纳。

杭州某小区的停车现状

“互联网+”有用吗?
这几年,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也用不少老小区尝试将“互联网+”和车位管理相结合。
杭州江干区的洁莲社区在2016年推出了大数据管理。每辆小区车辆的挡风玻璃上都贴着一张专属二维码,只要一扫就能显示车牌号、电话、地址等信息。与二维码匹配的是,用户可以利用手机应用里的“车位更新”功能,很快找到空闲车位。而社区在实施大数据管理后,车辆通行顺畅率同比提高了一倍,车辆碰擦撞等发生率同比下降了90%。
老小区如何解决停车问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认为,应从多空间、多角度考虑,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他说,首先,随着部分老小区的改造,应把停车问题列入规划设计之中。对于一些目前没有改造计划的老小区,可以充分挖掘小区里面的内部空间,“但需要保证一定绿化面积。”其次,可以利用老小区附近的一些公关场所或者机构的地下空间,例如机关单位或者学校。规划部门或许可以考虑,在这些大型公共建筑下面拓展建设相应的停车库,“但前提是要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这需要相关部门勘察论证其可操作性。”此外,还可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库,增加面积的利用率。
杨建华还建议,老小区周围有停车场的大型超市或者单位,可以在下班之后开放停车场,让社会车辆或者个人车辆也可以停进去,但必须要在第二天上班之前开走。

“这也需要考量公民守信,”杨建华说,“对于停车困难的车主,如果有场地愿意为他们解燃眉之急,他们更应该遵守相关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