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停车不易,商业智能停车如何使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我国在智能停车场的建设方面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随着停车场规模的扩大,管理混乱、资源分配不均、缺乏服务标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此时,就需要利用“航空港”式的管理方式对诸多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使停车场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智能停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对停车位前所未有的可见性,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1、通过停车时间来确定低效率

单个车辆停车时间的实时信息可帮助公司识别异常或非法停车活动,以做出积极响应。例如,超市和零售商可以监控超长的停车时间,这可能意味着未经授权使用其停车场。其他有问题的行为,如超时停车或一辆车占用两个车位,都可以通过自动警报立即检测到。同样,一个闲置数周的停车位也提示了需要检查潜在问题。

 

2、改善停车体验,减少排放

数据在云中流动和存储,有助于开发无压力停车体验的专业服务。基于应用程序接口的用户应用程序、数字标志或灯光指示器从云中检索实时停车数据,以通知和引导司机到达最近的停车位。除了防止挫折感和生产力损失之外,这还减少了碳排放,并提高了室内停车场的空气质量。

 

3、优化设施使用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传感器数据揭示了哪些空间或区域停车流量最高和最低的强大洞察力。这有助于设施所有者决定在哪里扩建更多停车场,以及在哪里相应地缩小规模。同时,可以更容易地监测和控制专用停车位或紧急通道的滥用。智能停车解决方案还可以使企业在营业时间以外在其停车位上产生额外收入。

 

那么,商业综合体智能停车系统有哪些停车常见难题?

 

导向分流问题

商业综合体往往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圈,是城市交通最复杂和拥堵的地段之一,这里车位相对较为紧张,经常一位难求。当车主驱车进入该中心圈时,往往一看到停车场有剩余车位就进,哪怕这个停车场离自己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他宁可步行一段路程过去,因为他不确定自己的目的停车场是否还有车位,这样更为保险。经历过停车难的车主大多都有些想法,而这极易造成区域停车不均,停车场车位占有率不平衡的情况,即同一个商业中心圈内,有的停车场车满为患,而有的停车场的车位空置率却很大。

 

 

停车场出入口易拥堵问题

商业综合体车流量相对较大,最容易发生拥堵的地方往往是停车场的出入口,而停车场管理子系统中,跟出入口相关的是停车场出入口控制子系统和停车场缴费子系统,所以停车场进出控制系统和停车缴费系统的技术选择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出入口尽量采用车牌识别、远距离卡等快的识别技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分出固定车道和临时车道,出口分车道效果最为明显;

 

多种缴费模式,中央缴费、自助缴费、手机App/微信缴费等,尽量减少出口岗亭缴费;

 

做好应急预案,在出入口拥堵时可以人工操作放行等。

 

停车难、找车难的问题

空车位难找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车位引导系统来解决,司机可通过车位引导屏、车位指示灯以及手机导航等引导信息,在不用停车的情况下,快速到达目标空车位停车。

 

 

 

停车辆安全问题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安保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车辆而言,意外碰损、蓄意破坏、车辆被盗等问题并不罕见,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一般除了加强保安巡逻力度的人防措施外,还可以增加场内视频监控、增加软件锁车等技防措施。

 

缴费难的问题

商业综合体停车场临时车辆相对较多,车辆出场时往往需要缴费,如果按照传统停车场的设置方法,将出收处设置在出口,很容易造成堵车。为解决缴费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在商业综合体停车场设立多种类型、多处收缴费的方式,如中央收费处缴费、自助缴费机缴费、手机缴费、保安人员手持机收费等。

 

车位充分利用问题

商业综合体周边往往也是住宅密集区,甚至综合体本身就是商住两用建筑,而对于停车场的使用情况来看,商业停车和住宅停车的周期性有很好的互补性。对于商业部分白天停车车位需求量大,晚上需求量小,而对于住宅来说就正好相反。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停车场潮汐车位管理、私家车位时段放租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充分利用闲置车位,提高停车场的停车效率。